油茶成 “小康果”!平远:政策科技挥写产业文章 绿色引擎驱动乡村发展

时间:2025/10/31

来源:梅州日报

浏览次数:104

晨雾散尽,粤闽赣交界的平远县丘陵山岗间,15.7万亩油茶林如绿色波浪层叠起伏,枝头茶果油亮饱满。这一棵棵深植红土地的“东方神树”,正从传统经济作物蜕变为驱动乡村发展的“绿色引擎”。在政策滴灌、科技赋能、市场开拓的共同作用下,小小油茶果串联起生态保护与产业繁荣的共富“金链子”,将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富民强县的金山银山。

沃土育果 生态经济双丰收

平远的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为油茶生长提供了天然沃土。在中行、上举、长田等镇的丘陵山地上,郁郁葱葱的油茶林不仅是守护水土、涵养生态的“绿色屏障”,更凭借“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特性,让曾经边缘化的贫瘠坡地、疏林地重焕生机,成为蕴藏财富的“绿色银行”。

村民房前屋后都栽种了油茶树。

作为平远油茶核心产区之一的上举镇,依托境内生态保护区优越的自然环境,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协同”的发展路子。这里远离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纯净,为油茶生长提供了天然洁净的环境。当地农户传承“生态种植”理念,坚持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采用人工除草、物理防虫的方式管护油茶林,所产油茶果颗粒饱满、含油量高,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我们村油茶种植广泛,全村共1200多亩,我家就有20多亩。油茶有‘大小年’之分,今年是产量较好的‘小大年’。我家预计收获1万多斤生茶果,按2成出籽率算,可得2000多斤干茶籽;再按25%的出油率计算,大概能产出500多斤茶油。”村里的油茶种植能手廖佐祥言语中透露着对丰收的喜悦和满足。

油茶果硕大饱满。

对生活在山区的百姓而言,油茶树是世代相传的“致富树”。龙文村的百年古茶树历经风雨仍枝繁叶茂,去年产生茶果200多斤,今年虽为“小年”仍有150斤收成,成为村民廖佐春家稳定的收入来源。“我们这的珍珠茶果耐旱高产,榨出的茶油色泽清亮、香味独特,品质好,从来不愁卖。”这位与油茶打交道几十载的老茶农,指着枝头沉甸甸的红色茶果,自豪地介绍道。

如今,平远油茶产业正实现“物尽其用”的充分开发。从高品质的初榨茶油,到利用茶枯(油茶籽榨油后的饼粕)开发的洗护用品等高附加值副产品,生态红利在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中不断释放,产业链条日益完善。

村民在采摘油茶果。

科技强链 小果撬动大市场

过去,丘陵山地采收难题曾是制约平远油茶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环节。如今,这一难题正被科技力量逐一破解。“往年靠人力扛下山,费时又费力,效率低。今年有了无人机帮忙,采摘周期能缩短3到5天,人力成本也降了不少。”基地管理员张文生欣喜地分享着变化。他所管理的基地近3000亩油茶今年预计产果37万斤,采用无人机吊装技术,改变了以往人力搬运的低效模式,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显著提升了油茶果从枝头到加工厂的运输效率。

clipbord_1761893187162.jpg村民采用无人机吊运油茶果。

“我们企业还新增了一台剥壳机和一台烘干机,效率很高。”张文生补充道,“有了这些现代化设备,我们采到的茶果就不用担心受自然天气影响了,能够保证质量,随时需要榨油就能开工。”依托新购置的脱壳机、烘干机等设备,油茶果加工环节实现了高效运转,摆脱了“看天吃饭”的困境,有效保障了原料的品质与供应的稳定性,为提升产品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品质是赢得市场的基石。“平远茶油”正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市场广泛认可。通过电商平台、农博会、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等多元渠道,平远茶油成功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平远味道”香飘全国各地,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科技不仅赋能生产,更助力市场开拓,让小茶果真正撬动了大市场。

融合惠民 苏区振兴添动能

油茶产业的蓬勃脉动,正深刻重塑着平远山乡面貌,成为链接千家万户的“富民纽带”。最直观的变化是“家门口的绿色工厂”遍地开花,中行、上举等油茶重点镇的山坡上,曾经的寂静被采摘、抚育的忙碌场景取代,产业兴旺的景象随处可见。

采摘下来的油茶果需要经过自然晾晒,才能加工。

中行镇依托油茶产业发展,构建了“企业+基地+农户”的就业增收体系。润源实业等龙头企业建立的基地长期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岗位涵盖油茶采收、日常管护、产品加工等多个环节。“在家门口就能挣到可观的收入,还能兼顾家庭,照顾老人孩子,这样挺好的。”正在基地劳作的陈阿姨脸上洋溢着笑容,满是对这份工作的满足。在基地里,像陈阿姨这样经验丰富的采收能手,日收入均能超过200元,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平远始终将油茶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通过实施油茶新造9000亩、低改24000亩等措施,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量。“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日益成熟,有效整合了企业的资金、技术、市场优势与农户的土地、劳动力资源,让产业根基愈发稳固。今年,全县预计产油茶籽2.8万吨,实现产值1.12亿元,油茶产业已成为平远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与农户增收的重要支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的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平远茶油”成功上榜,这一国家级荣誉不仅是对平远油茶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标志着油茶果真正成为平远农民耕山致富的“小康果”,为这片红色苏区增添了新的光彩。

平远油茶产业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书写着苏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一步,平远县将继续坚持新建与低改并举的方针,以打造“平远茶油”特色品牌为目标,依托科技创新、财政支撑,持续做大做强油茶产业,为平远苏区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特约记者:吴辉燕 钟承志

梅州日报记者:叶嘉瑶

图片均由吴辉燕摄

编辑:李子莹

审核:蔡颜颜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