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民俗共赏 边城古韵焕彩!平远县举办非遗巡游展演暨“四季村晚”活动

时间:2025/08/15

来源:梅州日报

浏览次数:35

8月3日上午,2025年平远县非遗巡游展演暨“四季村晚”活动在差干镇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五指奇峰耀三省 边城非遗韵四季”为主题,充分展示了“百千万工程”工作成效,推动平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着力打造彰显平远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全力助推平远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动当天,当地非遗瑰宝走上街头,与广大市民和游客近距离接触。

非遗民俗出彩 文旅融合上新

当天清晨7时30分,声势浩大的梅州市级非遗项目“扛仙师”巡游率先登场。近300人的巡游队伍自仙师宫出发,沿杞溪广场、乐粤公祠、差干学校、善吉大道行进,最终抵达差干镇政府广场。巡游队伍所到之处,古韵盎然。在乐粤公祠和差干镇政府广场的定点展演中,刚劲的黄氏头部拳、灵动的传统舞狮赢得沿途观众阵阵喝彩,平远上岃山歌的悠扬旋律更为巡游增添动人韵味。

梅州市级非遗项目“扛仙师”巡游。此项活动在广东平远、福建上杭、江西寻乌等地盛行。

“扛仙师”起源可追溯至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于2022年被列入梅州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此项活动覆盖广东平远、福建上杭、江西寻乌等地,是粤闽赣边区民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活动,寄托着民众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

全民参与、代代相传是“扛仙师”活动的一大亮点。在巡游队伍中活跃着不少年轻人和孩子的身影。差干镇党委副书记李惠霞告诉记者,这些人既有家庭自愿参与,也有活动组织的引导。得益于活动的常年举办和有效传承,年轻一代从小耳濡目染,对“扛仙师”活动的意义有深刻理解,主动参与意愿强烈,确保了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

“‘扛仙师’作为一项延续了900余年的活态民俗,是当地一项历史悠久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平远民众深厚的情感。”活动组织者之一谢铭起表示,对于差干镇及周边村民而言,其重要性“堪比过年”。“于老一辈,它是重要的祈福载体;而对于年轻一代,它则传递着求学进取、奋斗拼搏、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愿景,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也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谢铭起说。

今年农历闰六月,差干镇一年一度盛大的暑期民俗活动——“扛仙师”巡游比往年提前举行。李惠霞表示,这项传统活动通常在农历七月举办,但今年因农历闰六月,若按常规进行则已过暑假,不便于学生等群体参与,故调整至闰六月举行,确保活动在暑期黄金期与民同乐。

“特色巡游路线串联景点,有效带动了农文旅消费。”李惠霞说,此次活动的巡游路线不仅串联了乐粤公祠等历史底蕴深厚的地点,而且还途经精心打造的人居环境示范点、党建公园、文化小广场等展现乡村振兴新貌的亮点区域,让广大参与者在感受传统民俗魅力的同时,也能直观领略家乡的发展变化。

村晚市集加持 边城夏夜欢腾

活动当天,差干镇政府广场热闹非凡,成为粤闽赣三省非遗交融的舞台。白天,一场“非遗盛宴·好物云集”文旅消费活动率先开启;夜幕降临,非遗巡游展演暨“四季村晚”文艺晚会盛大启幕,文旅消费市集与非遗文艺晚会交相辉映,共同绘制出粤闽赣边城文化血脉相连、经济活力涌动的画卷。

白天的差干镇政府广场,精心规划了四大特色区域。其中,农特优品区集中展销平远本地及福建省下坝乡、民主乡和江西省项山乡的特色产品,涵盖客家娘酒、糕点等数十种地域好物。在非遗美食区,处处香气四溢,仙人粄、热柘豆干的古朴滋味,混合着清补凉的清凉甘甜,让舌尖在历史记忆与客家风情中穿梭。“糍粑很好吃,小孩子很喜欢。”一名来自下坝乡的游客点赞道。在非遗展示区和非遗畅玩区,通过“静态展示+动态体验”相结合,让传统技艺“活”了起来。石正煲钵、平远木雕等非遗技艺项目展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打黄粄的捶打声此起彼伏,游客们挽起袖子亲身体验,感受糯米在木槌下逐渐成团的奇妙过程;竹编扇子DIY体验台前,孩子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细心编织出独一无二的竹扇,成就感满满。“差干镇是旅游专业镇,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此次系列活动,对外展示我们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借力活动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李惠霞说。

在非遗畅玩区,打黄粄吸引游客驻足观看、参与体验。

在非遗畅玩区,孩子们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体验竹编扇子。

在农特优品区,游客选购特色产品。

夜晚的差干镇政府广场,灯火辉煌,“醉美橙乡·多彩平远”四季村晚文艺晚会将活动推向高潮。非遗项目鲤鱼灯、龙舞、客家地狮率先巡游暖场,点亮差干镇夜色。晚上7时30分,晚会正式开始。依托差干镇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区位优势,晚会吸引了三省特色文艺节目前来展演,营造了浓郁的跨地域文化交流氛围,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晚会让我对当地民俗理解更深,演员们都很优秀。”从福建过来的刘女士感慨道。来自梅州城区的凌先生则被文化的力量所打动:“这些舞蹈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特色产业推介 农业旅游融合

活动期间,还有“‘灵’下寻宝·‘芝’等你来”灵芝采摘体验同步开启,不仅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林间寻宝乐趣,更成为展示当地生态产业魅力的重要窗口。

在差干镇三达村的灵芝采摘现场,树木高大,枝叶茂密,林间空气湿润,土壤是厚厚的腐殖层,由落叶堆积分解而成,富含灵芝生长所需的养分。灵芝在这片自然环境中,依靠森林自身的养分和水分自然生长,不使用化肥农药。这样的种植方式,让灵芝保持了野生的形态、口感和有效成分,品质优良。

8月3日下午3时许,记者看到不少游客正在体验采摘灵芝的乐趣。“周末带着孩子来体验,感觉特别有意义。亲手采到这么大一朵灵芝,孩子特别高兴,也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游客张礼忠带着孩子,兴奋地展示着他们的收获。“这种沉浸式的采摘体验很新奇,置身于这么清新的山林中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亲手采下灵芝,感觉特别健康。”专程从潮州赶来参加活动的王女士说。

在三达村,游客体验采摘灵芝的乐趣。

为了深化游客对灵芝价值的认识,活动主办方还在灵芝种植基地开办“灵芝养生小课堂”。经验丰富的农技人员现场开讲,向游客们详细介绍仿野生紫灵芝的生长特性、种植技术要点和灵芝孢子粉的收集过程,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灵芝的药用价值和科学养生理念,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聆听。

活动现场还设置灵芝产品展示与品鉴区。游客们不仅能近距离观赏到各种优质的灵芝干品和深加工产品,而且还能亲口品尝用新鲜紫灵芝熬制的灵芝茶、香气四溢的灵芝骨头汤等特色美食和饮品。

三达村近年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生态资源,于2019年5月引进林下灵芝种植项目。经过精心培育和发展,目前,该村林下仿野生紫灵芝种植规模已稳步扩大至约22.5万棒,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接下来,差干镇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仿野生灵芝产业推广力度,深化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具有差干地方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品牌。同时,持续策划举办更多农事体验、生态康养类活动,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差干、体验差干,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梅州日报记者:叶嘉瑶

特约记者:吴辉燕 袁志鹏 韩利兰

摄影记者:高讯

编辑:杨舒琳

审核:蔡颜颜

来源:梅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