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20
来源:平远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浏览次数:76
各建设、监理、施工、商品砼企业:
目前是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的攻坚阶段,为规范建筑工地文明施工行为,提升我县建设行业的社会形象和城市环境,助力“国家卫生县城”的创建,现就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各施工企业要全面落实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目标管理责任制度,以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以落实工程建设各方参建主体文明施工责任为重点,全面查找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建设单位要规范自身行为、监理单位要求加强检查管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全力推进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严格标准、狠抓落实
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l46—200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一)场容场貌管理方面:
1、围栏施工及“五牌一图”。施工现场必须连续设置牢固、安全、美观、整洁的硬质封闭围挡,并在围档中制作不少于30%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文、创卫的公益广告。城区主次干道、人员密集区围挡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并按规定搭设安全设施和警示标识。出入口处应有整齐明显的“六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重大危险源告示牌、平面布置图。
2、路面硬化。现场进出入口、主要道路、施工场地、办公区、生活区必须进行硬化处理。
3、场地处置。施工单位应在建筑工地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措施。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渣土、砂堆、灰堆等,必须采取覆盖、定时洒水等有效措施控制扬尘。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设置洗车池(槽)、车辆冲洗设施,有专人对驶出的车辆进行清洗。
4、施工排水。完善临时排水设施,设置污水沉淀池,严禁施工污水外溢,杜绝施工污水不经沉淀过滤,直接排入城市下水管网。
5、建筑废料。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和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因故不能及时运走的,应分类集中堆放整齐并全面覆盖,禁止土方和建筑垃圾外溢或露天存放。建筑物内垃圾应采用容器或搭建专用封闭式垃圾道的方式清运,严禁凌空抛掷。脚手架、安全网上的建筑尘土、垃圾、废弃物应当及时清洗、整理,保持整洁。
6、物料堆放。建筑材料、构件、机具应按总平面布置图堆放,布置合理,建筑材料、构件必须做到安全、分门别类、堆放整齐、标识齐全。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粒建筑材料应密封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
1、车辆管理。施工现场应当设专人负责现场进出车辆的调度和管理,运输车辆应当装载适量,严禁抛、撒、滴、漏。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工地,严禁带泥上路,严禁超载。处置施工土方、工程渣土、建筑垃圾,应当使用密闭加盖的车辆进行运输,并服从市容环境卫生部门的管理。
2、降尘措施。施工现场木制品加工应在库房内进行。破碎混凝土、切割大理石和砖块,模板周转清理等作业时应采用湿作业。水泥等可能产生严重扬尘污染的建筑材料要集中存放库房或严密遮盖。施工现场设置搅拌机的,应当进行密闭并配备防尘装置。施工现场应配置洒水设备,配备专人洒水降尘,定期清扫。
3、噪声管理。合理调整作业时间,以尽量减少噪声扰民。严禁擅自夜间超时施工。施工现场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控制夜间、午间施工噪声。
(三)工地卫生管理方面:
1、临时设施。工地办公室、食堂、宿舍、厕所等,做到布局合理、划分明显、搭建整齐。食堂做到环境整洁,生熟分开,防尘、防蝇,洗刷设施齐备,炊事人员持健康合格证上岗。宿舍做到窗明地净,通风良好,床铺整齐一致。厕所必须为水冲式,并有专人保洁。
2、“除四害”。施工现场必须配置专职卫生保洁员,全面清理卫生死角,铲除“四害”孳生场所,配置必要的消杀器材和药品,专人负责、措施科学,定期进行消杀。
3、垃圾清运。生活区应当设置密闭式垃圾站(箱、桶)和排污系统,无生活垃圾堆积,无污水,生活垃圾必须及时清运。
各有关单位要针对当前文明施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所侧重、针对性地组织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完善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工作机构设置、工作人员配备。我局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对群众反应强烈和检查不合格的企业(工地),将责令整改,对累改累犯、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工地),将实行不良行为记录,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平远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7年11月2日